纺织服装机械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资讯-技术-商机-商城-企业-展会-品牌-样本-专题-视频-访谈-人才- 手机版
本站服务网站帮助会员服务

名企新闻|会员报道|品牌动态|企业文化|经营案例|人物专访|最新加盟

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公司库>行业精英>中捷劳模刘昌玉:集多项特种机专利于一身
中捷劳模刘昌玉:集多项特种机专利于一身
2012-08-08  来源: 中捷股份     作者:    浏览次数:次
 
  他生于1970年5月9日,玉环县小麦屿村人,高中文化。
  
  在中捷股份客户服务部副经理蔡时法眼里他“肯动脑筋,勤于思考”。
  
  在第二党支部书记郑大荣眼里他“忠厚老实,对技术刻苦钻研”。
  
  在特种机分公司车间主任杨胜彪眼里他“做事踏踏实实、为人实实在在,在缝纫机技术领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总经理助理兼物资采购中心经理张涛眼里他“思想活跃、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在产品技术改进方面常常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刘师傅”。
  
  他曾多次被评选为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先进个人、质量标兵、优秀班组长,并被中捷集团授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08年获得台州市劳动局颁发的“技师”认证。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缝纫机机械方面的经验,在特种机圆头锁眼系列机型上参与研发和技术改进并申请多项专利。2012年被评选为中捷集团第三届十佳劳动模范之一——他就是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特种机分公司售后服务技师刘昌玉。
  
  2012年8月1日下午16点30分,带着敬佩的心情,笔者来到特种机分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上一派繁忙的景象,装配、调试、打包——每一道工序都井井有条。当笔者见到刘昌玉时,他正在指导同事对即将打包的缝纫机从传动机构、供油系统再到剪线装置进行一丝不苟的检查。倍受客户和公司领导青睐的他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勤奋好学,敢想肯干敢为
  
  18岁高中毕业那年,刘昌玉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漂之路,在北京一家服装加工企业从事加工服装工作,凭借对缝制机械的热爱和一股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冲劲,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可是不甘于平庸、不安于现状的刘昌玉,在他28岁那年,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由此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工人到从事服装加工个体经营户的转变。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口碑,生意很快就步入正轨,后来店面因拆迁而重新选址,生意也大不如从前,服装加工店因经营惨淡而被迫关闭。
  
  在经营服装加工店时,喜欢钻研于机械维修的他有幸结识了在中捷公司上班的蔡时法。在蔡时法的影响下,刘昌玉渐渐对专门从事缝纫机生产与制造的中捷缝纫机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机械维修非常喜欢的他,果断地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准备在自己专长的领域一展身手。
  
  1999年2月12日,刘昌玉在清理完服装加工店的债务之后,进入了中捷公司装配车间做缝纫机试缝工作。“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多年的缝制经验,让他在试缝这个工作岗位上发挥的得心应手、淋漓尽致。刘昌玉出色的专业技能引起了车间领导的重视和青睐,在进入公司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顺利地由一名装配线上的普通工人晋升为5580线的班组长。超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很快成为了缝纫机装配的行家。在班组长的岗位上独当一面的他,能够独立应对和处理装配线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好事多磨,中捷“技师”第一人
  
  在装配技术和工艺上的十分精通的刘昌玉,原本有一个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可是就在此时,他思想上却开起了“小差”。2003年初,在全国各地掀起了自主创业的浪潮,此时的刘昌玉又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有情有义的他,在朋友盛情相邀开办公司的背景下,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刘昌玉和朋友在台州市路桥区开办了一家保鲜柜生产企业,前后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用于技术研发,由于资金投入过大,市场开拓也未见起色,此时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面对抉择的他不得不选择放弃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产业。命运又与他开了一下玩笑——他失业了。
  
[MTpage]

  2004年春天,刘昌玉背负着巨大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又一次回到了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装配车间工作的他,又一次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凭借扎实的技能,积极敬业精神,在装配车间里积极发挥自己专业方面的才干,按照装配工序的要求,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这样凭借着一股强有力的冲劲,他有幸成为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技师”第一人。尽心尽职地负责装配现场问题的处理和积极协调解决缝纫机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折不扣地按照装配工序的程序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不断地完善装配工艺,在中捷缝纫机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不遗余力地发挥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该领域不折不扣的行家。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让1%的疏忽造成用户100%的不便”,时刻牢记“共同的中捷、共同的事业”的理念,用顽强的毅力与拼搏精神谱写了中捷发展史上一幕幕激昂的篇章。
  
  05年6月,应公司领导的委派与重托,他与郑宗喜被公司选中,前往德国参加SMK绣花机生产技术的学习。在德国,刘昌玉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德国人在装配工序、控制产品质量等方面先进的生产经验。这对他今后在特种机售后服务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为其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圆锁机型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技惊四座,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刘昌玉在接受西方SMK绣花机方面的知识之后,使他真正地明白了中捷在绣花机产业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与西方的差距。怀着满腔的热忱的他归国后,打算在绣花机方面大显身手时,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时任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瑞元(现为中捷股份董事长)直接委派刘昌玉参与圆锁机型的开发,积极协助张涛开展圆锁机型的研发。虽然当时他在技术方面在公司里算是数一数二,但是面对新机型的开发,心里多少还是缺乏信心的。在公司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积极参与圆锁机型的开发,并且与张涛一道克服了圆锁机型开发的各种难题。
  
  刘昌玉说,“在圆锁机型的开发方面,他们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让这个从襁褓中诞生的新机型,成为中捷产品研发领域的一项新的成果。”由于当时在开发该款机型的时候,在缝纫机的噪音控制、电子电控、机械性能以及缝制效果等方面与同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当他看到公司为此付出的大量的努力时,使他不得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即将诞生的“新宠”而加倍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艰辛的努力,2008年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款圆锁机型正式进入市场,并在2009年末至2010年初迎来了圆锁机型销售高峰期,并一直延续至今。2010年底参与技术部开发5820圆锁机型,大获成功,并在CISMA2011——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成功展出,成为上海华联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破茧成蝶”的三年里,是刘昌玉在技术方面收货颇丰的时期。他成功参与特种机圆头锁眼系列机构专利的申报,并成为“缝纫机中弯针座处的供油机构”、“缝纫机供油装置”、“缝纫机导线装置”、“缝纫机主轴传动机构”等专利的发明人之一,完成了中捷缝纫机在特种机圆锁机型开发方面“质”的飞跃。
更多相关信息

纺织服装机械网 - 纺织服装机械行业专业网络宣传媒体

关于我们|企业建站|本站服务|会员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Copyright fzfz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