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技术首页>技术动态

鹤壁市天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回放

开播时间12-25 14:39

产品推荐

更多>

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2022
08-28

10:33:47

分享:
92
来源:鹤壁市天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说到煤炭化验设备,大家时间想到的就是量热仪,量热仪是化验煤热量等数据的化验仪器,今天鹤壁市天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王工为大家讲一种新的煤质分析仪器,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的介绍及使用方法。

  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概述:

  该仪器是专用于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可磨性的一种仪器。依照国标GB2565-87《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的要求设计制造的。其测定原理是:以磨碎定律(磨碎煤粉所消耗的能量,与煤粉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为理论依据,在GB2565规定的条件下,将制备好的煤样进行研磨、筛分、称重,从由标准煤样绘制的校准图上查得哈氏可磨性指数,指数越大,表明越易磨碎。该仪器的测定结果能够正确地反映煤磨碎的难易程度,为磨煤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本仪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普遍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

  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的原理:

  是根据磨碎定律(即磨碎煤粉所消耗的能量与煤粉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把制好的一定粒度范围的煤样放在哈氏仪里磨碎,然后筛分、称重、对照、校准图表,查出可磨性指数。

  哈氏仪的结构主要由上碗机构、蜗轮箱、传动齿轮、研磨环和研磨碗料钵、电机以及智能转数控制器组成。

  电机和蜗轮箱安装在电机座上,固定在机座的右侧,主轴装在机体的,其上部装有大齿轮,配重块和用于传感转数的磁钢,下部连接有研磨盘,其总负荷力284±2N,钢制的研磨料钵内有水平轨道(弧形槽)。在轨道内有八个直径为25.4毫米的钢球,电动机驱动蜗轮箱和齿轮的传动,以20转/分的转速带动主轴运转,并驱动研磨环和八个钢球进行工作。

  上碗机构置于机体和研磨料钵的底部,由桥形底座、螺旋凸盘、托碗芯轴、手柄等机件组成。当扳动手柄时,带动螺旋凸盘回转,从而形成芯轴的垂直升降运动,藉以完成上碗操作。

  电气控制系统由智能转数控制器、磁性传感器组成。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仪器开始运转,记数装置开始记录转数,液晶屏能显示工作转数,并可以在主轴旋转60转后自动停机,若主机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按下停止按钮,进行急停,再次启动转数可以累加。

  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的操作步骤:

  1、工作前应进行试运转,检查运转是否正常,转数控制器和自动停机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以保证60±0.25转自动停止。

  2、*清扫研磨碗、研磨环和钢球,把钢球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研磨碗内。

  3、称50±0.1克粒度为0.63——1.25mm的煤样,均匀分布在磨碗内,并平整表面,将落在研磨碗凸起部分和球上面的煤样扫到钢球周围。

  4、在研磨碗内,装好煤样和钢球、研磨环后,其放入桥形底座上的予定位置处,注意主轴和研磨环十字槽方位对正,确认无误后,动上碗机构的手柄,向右运转,使研磨碗顶升到位,再将其挂在机体两侧的异型螺栓上,拧紧螺母。此时,研磨碗通过钢球,研磨环将主轴顶起,使主轴的全部负荷为284±2N,均匀地施加在八只钢球上。研磨碗的工作位置是否正确,应检查研磨碗的两耳与机体止口平面的间隙是否一致,否则需调整两个异形螺栓的松紧度。

  5、将转数控制器数字清除到零位,起动电动机,运转60±0.25转后自动停止。

  6、松开异形螺栓,卸下研磨碗,把钢球和磨碎的煤都倒在套筛200目筛上的保护筛里,并把粘附在研磨环上、研磨碗里及钢球上的煤粉都仔细地刷到保护筛里,然后把钢球放回研磨碗内,从保护筛的内侧和下侧把煤粉刷到200目筛内。

  7、按有关规定进行筛分、称重。由通过200目筛的煤样重量查校准图表,得到可磨性指数。

  8、为使研磨碗拆装方便,在卸研磨碗时,先将拔叉(随机附件),垫在主轴垫圈的下部,此时拆卸轻便容易,下次装上研磨碗后(轴被托起)再将拔叉取出,方可开动仪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