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技术首页>操作维修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回放

开播时间12-25 14:39

产品推荐

更多>

工业用平缝机常见机械故障分析及维修

2008
09-02

10:16:19

分享:
4984
来源:
1、跳针
  (1)偶然性跳针。 
  原因一:机针尖发毛、机针弯曲、机针槽不光滑或选择不当。
  排除方法:更换合适的新机针。 
  原因二:机针安装歪斜,机针与旋梭距离不当。
  排除方法:调整机针与旋梭尖的距离,使之在标准范围内。 
  原因三:缝线粗细不匀,捻度不匀,影响线环形成。 
  排除方法:按标准选择质量好的缝纫线。 
  原因四;针杆高度位置不对。 
  排除方法:调整针干高度。 
  原因五:旋梭嘴磨损。 
  排除方法:修磨、抛光。 
  原因六:压脚压力过小,缝线抖动,压不住线,影响成环。 
  排除方法:加大压脚压力。 
  原因七:压脚槽太宽,机针刺布退出时,面料上升影响线环形成。这种情况缝薄料时影响zui大, 
  排除方法:根据面料将压脚移左、右,可将宽槽用焊锡填满。 
  原因八:挑线簧太低,面料、针、线匹配不当。 
  排除方法:适当调高挑线簧。
  原因九:针板孔太大,缝薄型面料时面料随机下降,延迟线环的形成。 
  排除方法;更换新针板。 
  原因十:旋梭定位不标准,梭尖与机针左右距离太远。???
  排除方法:按标准适当调整。
  2)连续性跳针。 
  原因一:高速缝纫时,机针和线发热,使缝线软化,难以形成理想的线环。 
  排除方法:使用化纤线高速缝纫时,可采用在面线的过线处加硅油冷却,或采用压缩空气对机针进行吹风冷却。 
  原因二:上线质量太大,缝线受到较大的拉伸作用,线环不易形成。 
  排除方法:调小上线张力,使缝纫线在缝料下面时受到的拉伸尽量小。 
  原因三:缝制厚薄不同的过渡部位,或缝纫不同软硬、松紧的面料所造成的跳针。
  排除方法:根据面料薄厚及其性质,及时调整机器各零部件的配合尺寸。 
  2、断面(上)线
    锁式线迹由上线、下线交织而成,因此可分为断面线和断底线两类。面(上)线所经过的零部件较多,其原因较为复杂。
  (1)平缝机一启动上线即断。
  原因一:机针装反或针柄未顶到位。
  排除方法:检查机针及针柄。
  原因二:上轮倒转。
  排除方法;检查上轮转动方向。
  原因三:上线张力器压力太大。
  排除方法:检查张力器是否正常。
  原因四:上线穿引顺序不合要求。
  排除方法:按要求穿引上线。
  原因五:装配未达要求。
  排除方法:检查定位钩与旋梭、机针与梭嘴间的间隙。
  (2)正常缝纫过程中断面线
  原因一:机针或缝纫配合不当。
  排除方法:选用与面料相适应的机针及线。
  原因二:缝纫线质量不好。
  排除方法;选用强度较高的缝纫线。
  原因三:针孔边缘不光滑或针槽有毛刺。
  排除方法:抛光。
  原因四:旋梭嘴或梭尖有毛刺、伤痕或光洁度不够。
  排除方法:采用三角油石、抛光膏、间隙磨光等。
  原因五:挑线簧太紧、太高、不灵活或夹线器压力不匀。
  排除方法:调整挑线簧高低,适当调节夹线器压力。
  原因六:挑线簧太紧,失去弹性,旋梭运转时梭门翘起,缝线受阻。
   排除方法:将梭门底簧拉长或换新。
  原因七:针过热,缝线被熔断。
  排除方法:采用“针热对策”。
  原因八:面线过线孔处部分拉毛,缝纫线运动时受阻。
  排除方法:用砂布条磨光,再用线涂上抛光膏拉磨光滑或抛光。
  (3)倒缝断线
  原因一:送布牙与机针配合不当。
  排除方法:按标准调整送布牙与机针的配合。
  原因二:上线经过部位布光滑。
  排除方法:将倒缝时面线经过的部位抛光。
  3、断底线(下线)
  原因一:送布牙边缘有锐角。
  排除方法:用纱布擦光或抛光。
  原因二:送布牙位置太低,下线出线时与送布牙底部发生接触,将缝线磨断。
  排除方法: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
  原因三:梭皮压线口由于磨损而穿线缺口。
  排除方法:更换。
  原因四:梭芯绕线太满,出线不爽快。
  排除方法:绕底线不得高出梭芯。
  原因五:旋梭皮边缘发毛,擦断底线。
  排除方法:修磨旋梭皮边缘不光处。
  原因六:梭芯与线轴配合精度差,出现周期性重扎现象。
  排除方法:检查梭芯及线轴,观察出线时张力是否均匀。
  原因七:旋梭质量问题。
  排除方法:检查位于旋梭架左上侧的出线凹槽。
  4、浮底或面线
  原因一:底线、面线张力过大或过小。
  排除方法:调整夹线螺母及调节梭皮螺钉。
  原因二:送布牙与机针及挑线杆运动配合不当。
  排除方法:调整针机构与送布牙机构的位置。
  5、毛巾状浮线
  原因一:旋梭尖嘴及平面毛糙、有划痕,致使上线收紧时受阻。
  排除方法:修磨旋梭各过线部位。
  原因二:缝纫线绕在定位钩凸缘上,使上线出线不畅。
  排除方法:清除绕在定位钩上的缝线。
  6、浮线时浮时不浮
  原因一:梭芯与梭芯套配合不准。
  排除方法:选配适合的梭芯和梭芯套。
  原因二:压脚趾板下出线槽太浅太短,压不住线。
  排除方法:用细纱布条拉深、拉长压脚趾板下刀出线槽
  7、断针
  (1)偶尔性断针
  原因一:机针变弯曲,针尖发毛或固定针螺钉未旋紧。
  排除方法:调换或旋紧。
  原因二:缝厚薄不均匀的衣片时缝速太快,机针发生偏移,造成断针。
  排除方法:应适当放慢速度。
  原因三:操作者动作不协调,缝纫时推拉缝料复杂太大,使机针发生移位,与针板碰撞。
  排除方法:正确使用,动作要协调。
  (2)连续性断针
  原因一:压脚固定螺钉未旋紧。
  排除方法:检查压脚螺钉及压脚位置,旋紧螺钉。
  原因二:针板窄,针孔与机针同轴度误差太大。
  排除方法:重新选配针板或调节针板螺钉,直至机针与针板孔同轴度误差在0.2mm以内。
  原因三:机针与送布牙配合不良,不同步。
  排除方法:调整机针与送布牙的运动配合。
  原因四:机针行程不正确,与其他机构运动配合不当。
  排除方法:检查机针行程曲柄螺钉是否紧固在凹槽处。
    8、布不良,滞布不前。
  原因一:压脚压力大。
  排除方法:调小压脚压力。
  原因二:送布牙倾斜。
  排除方法:把送布牙位置调正调准确。
  原因三:送布牙位置太低。
  排除方法:调整送布牙露出针板的距离,使其位置正确。
  原因四:压脚压力太小或压脚底部不光洁。
  排除方法:适当加大压脚压力或修光压脚底部。
  原因五:下刀装得太高,或切边刀太钝。
  排除方法:修磨后安装到位。
  原因六:送料机件磨损严重,配合过松。
  排除方法:整修和调整。
  9、面料起皱
  原因一:送布牙运动速度大于针杆运动速度。
  排除方法:将速度调到标准或略慢于针杆运动速度。
  原因二:送布牙位置不准确。
  排除方法:将送布牙位置调正或调到前高后低的状态,使压脚底面与送布牙的接触面减少,防止面料起皱。
  原因三:送布牙高出针板过多。
  排除方法:调整送布牙露出针板的距离位置,缝制薄面料时送布牙高于针板0.6mm即可。
  原因四:选用的机针太粗。
  排除方法:调换机针,
  10、线迹不良。
  (1)线迹长短不匀
  原因一:缝纫机转速偏高。
  排除方法:在许可范围内降低转速。
  原因二:压脚压力弱。
  排除方法:适当增加压力。
  原因三:上线张力大,或下线张力小。
  排除方法:调小或增大张力.
  (2)线迹歪斜
  原因一:送布牙与压脚平面不平行。
  排除方法:修磨或更换。
  原因二:针杆导线钩及针杆导线套位置不正。
  排除方法:装正导线钩及导线套。
  11、润滑不良
  原因一:油池油位过低
  排除方法:按要求加注润滑油至两线之间。
  原因二:油路堵塞,滤油网堵塞,吸油线短。??排除方法:疏通,检查和更换。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