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技术首页>纺机百科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

中央供料系统视频客户现场回放

开播时间12-25 14:39

产品推荐

更多>

普梳和精梳技术发展与创新(二)

2009
07-22

14:55:59

分享:
2160
来源:

  2.7“两梳”作用评估的两重性

  凡是有梳理作用的存在就有分离纤维的作用,但纤维受到反复分梳,不可避免会损伤纤维增加短绒和棉结,握持分梳要比自由分梳损伤多,自由分梳的反复分梳要比握持分梳产生的棉结要多。损伤纤维会产生短绒,曾经有的厂有内控参考指标,梳棉短绒(16mm以下)产生量不超过4个百分点,精梳不超过2个百分点。但排除短绒是“两梳”的共同任务。另外“两梳”对纤维的处理,都有不同数的落棉,与制成率直接关联,既有质量指标,也有经济指标的双重要求,因此“两梳”的大落大回或片面节约都是技术的误区。

  3“两梳”发展回顾大事记

  建国以来,“两梳”技术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以自我参与或间接收集,汇总如下,仅作历史查证参考。

  (1)定点制造梳棉机

  1950年,定点青岛纺机厂,借鉴移植日本丰田[类同英国泼拉脱(Platt)],制造1181型梳棉机,开创批量制造梳棉机的先河。

  (2)创建技训班

  1951年华东纺织管理局筹建技术训练班(简称技训班,其中包括清棉梳棉技训小组),由国内和日籍专家参加指导,贯彻技术工人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理论实际,为机械操作规范化培养人才,共办4届,并在1956年出版《开清棉、梳棉专门工艺学》等,内容详实丰富,对技术有很大推动作用。

  1988-1994年纺织工业部委托上海举办梳细布技工培训班,共七期,全国梳棉受训人员近200名。

  (3)“五三”保全工作法

  1953年4月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在上海联合召开全国棉纺织保全会议,重点梳、细、布机械维修工作法(简称“五三”保全工作法,与1951年在青岛召开的郝建秀细纱挡车工作法和1951年在天津召开的五一织布挡车工作法合称三大工作法),并出版丛书,为整顿机械状态,提高安装精度打下基础。会后纺织工业部组建上海棉纺织清、梳、并、粗、细、准备、布机保全工作队共23人赴东北金州纺织厂推广工作法3个月。

  (4)清钢浆会议

  1954年10月在青岛召开全国棉纺织技术专业会议(简称清钢浆会议),会后编写出版丛书,创导了对梳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对梳棉辅机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刺辊漏底五点隔距、落棉调整起到导向作用。刺辊加速由450r/rain提高到600r/min,锡林速度由160r/min提高到180r/min,道夫8r/min突破达到12r/min。清棉主要研究了分类排队配棉、控制落棉和增进棉卷均匀方法等为节约用棉提高质量提供经验。翌年华东纺管局组织磨盖板机平修工作法技术培训班。

  (5)金属针布启步研究

  1955年纺织工业部纺织研究院开始进行金属针布的试验研究,并于1956年编写出版《梳棉机金属锯条的应用》一书,对推动采用金属针布起到带头作用,当时基本与发展同步。

  (6)梳棉高产探索和老机的筛选

  1958年纺织工业部在青岛组建高产梳棉机试验研究工作组,有纺织部纺研院、山东纺研所、青岛纺机厂和青岛四、五、六棉纺厂参加,开创高产梳棉机试验研究的新纪元。同年老厂开始淘汰落后机型,确定1181、泼拉脱、丰田梳棉机为保留机型。

  (7)梳棉高产措施效果试验

  1959年纺织工业部组织对弹性针布梳棉机的高产措施,如下行式双刺辊、锡林刺辊上三角区均匀分梳辊、双区盖板、锡林选择辊和真空连续抄针回用装置等在上棉一厂进行集中试验,澄清措施效果,堵截盲目推广。

  (8)定点制造金属针布

  2b世纪50年代末分别定点青岛纺机厂和上海齿条厂(后改为上海金属针布厂)制造金属针布。

  (9)定点制造精梳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集专业技术人员在上海第二棉纺织厂试制红旗二型、三型精梳机。1958年广州、上海引进英国泼拉脱(Platt)哈脱福特(Hart—frod)精梳机,并经选型定型于1960年纺织工业部定点上海*纺机厂借鉴移植哈脱福特生产A201型精梳机,英制改公制,开创了我国制造精梳机历史,*棉纺设备空白。

  (10)引进金属针布半硬性弹性针布和总结推广

  梳棉“六三”保全工作法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量引进日本金属针布和三配套(锡林、道夫和盖板)SR型半硬性弹性针布,其中SR针布使用*,推动我国弹性针布压磨和热处理技术有很大促进,虽对推广金属针布起到负面影响,但对改进金属针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963年上海纺织*在上棉九厂总结推广棉“六三”保全工作法,使平修技术又上一个台阶。

  (11)梳棉机改型和自动抓棉机诞生1966年青岛纺机厂开始批量生产A186型金属针布梳棉机,作为换代(第二代)产品,同时移植配套四罗拉剥棉、三吸和∮600mm大卷装(后派生型号有A186C、D、E、F、C等)。同期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立项研究自动往复式抓棉机,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12)成立棉纺针布研制小组

  1970年上海成立棉纺针布研制小组,制造、使用、院校三结合,开发弹性针布和金属针布新产品。

  1972年在无锡召开会议,通过672和702型盖板针布的鉴定。同期各地纷纷成立针布研制小组。

  (13)成立全国针布协作组

  1972年成立全国针布协作组,山东、北京、上海参加,发动全国研究开发新产品。1974年在上海衡山饭店召开全国针布技术交流会,鉴定*青岛JT49、JT38、上海SC3、SD3A等配套型号金属针布,同时总结使用维护经验,会上概括评语“针布虽小,作用很大”;“制造厂虽小,贡献很大”。至今广为传颂。

  (14)精梳挖潜改造和FA251型精梳机诞生

  1971年为扩大涤棉混纺产品,上海成立精梳技术研究三结合小组,上棉十二厂为据点,有上海*纺机厂、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第五、第十七棉纺织厂等参加,以A201型为对象,先后将原有分离凸轮、扇形齿轮、牙嵌式离合器改为平面连杆机构和差动轮系组成的分离罗拉传动机构,适当改短有效输出长度,同时减小钳板开口量,以及圈条器单筒双圈条为双筒单圈条(命名A201B和A201C型,以后再发展A201D、E型),速度突破150钳次/min。直至1982年上海*纺机厂研制换代产品FA251型,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常德纺机厂也开始生产制造FA251型精梳机。以后派生FA251A、B、C、E和CJ25型等。

  (15)老厂梳棉机改造高潮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掀起梳棉机技术改造高潮,推广金属针布、道夫变速、皮圈皮辊和罗拉剥棉、0600mill大卷装、集体传动改单独传动以及三吸滤尘等,老厂面貌有了改变,单产水平有所提高。

  (16)引进E7/4型精梳机

  1974年京棉一厂、石家庄五厂等引进瑞士立达(Rieter)E7/4型精梳机和配套设备,zui高车速240钳次/min,配日本中川1400(Unicomb)锯齿整体锡林,同时订购配套备用14排结构的针片梳针锡林。

  (17)梳棉机纺涤试验

  1974年组织在上棉十二厂进行万锭一条龙涤棉混纺试验,其中对A186型梳棉机梳理针布选配和后部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

  (18)编写技术丛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河南省轻工局编写组组织编写棉纺织厂保全工技术读本共14册,其中包括清棉、梳棉,1986年由上海增补《精梳保全》、青岛增补《纺织机械基础知识》各一册。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组织编写大百科纺织卷,其中纺纱分支中有开清棉、梳理、精梳、针布和针板等条目。1976年上海市棉纺工业公司组织编写《棉纺手册》,1987年又修订编写第二版,其中有开清棉、梳棉、精梳等章节,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获纺织工业部图书一等奖。

  (19)各地引进清梳联

  1979-1982年各地分别引进瑞士立达、德国特吕茨施勒尔、日本丰田等清梳联成套设备,纺织工业部分别组织在南通一棉和金州纺织厂对德国、瑞士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消化吸收,并总结编印资料,其中梳棉机以DK2、C1/3为重点,精梳机以E7/4为重点。梳棉锡林针布已经配套采用T2525X0.6和112520X0.7锡林金属针布。

  (20)梳棉附加分梳件研究

  1981年立项由上海棉纺研究所开展对梳棉加分梳件的实验研究,包括锡林前后固定盖板和刺辊分梳板,并在使用厂扩大试验和扶植定点制作单位,持续数年。

  (21)FA系列设备工业性试验

  20世纪肋年代中后期在上棉十二厂组织第三代FA系列纺机一条龙工业性试验,郑纺机的开清设备、青纺机的FA201型梳棉设备参与试验。梳棉机有较多改进,优选金属针布和盖板针布,锡林抬高、配套刺辊分梳板和锡林固定盖板以及清梳联喂棉箱等,速度产量都有提高,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引进针布制造设备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纺机和上海金属针布厂引进瑞士Graf公司金属针布生产流水线,中期五锡纺器厂引进Graf公司盖板针布生产流水线,以及青岛纺机厂和常州纺器厂先后引进固定分梳板(固定盖板)生产设备,后期白银针布厂也引进Graf公司盖板针布生产流水线,90年代后期山西金星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也引进意大利斯克达西公司盖板针布生产设备,为推动针布制造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

  (23)开展工艺技术路线调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纺织工业部立项开展纺织工艺技术路线的调研,其中包括棉纺开清棉、梳棉、清梳联和精梳专业,上海纺织研究院和上海棉纺研究所共同负责棉纺系统的调研。

  (24)适纺中长纤维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纺织研究院立项开展中长纤维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其中包括开清棉和梳棉(A187M型梳棉机)以及针布配套,并通过部级鉴定。

  (25)精梳梳理元件整体化试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棉纺研究所立项精梳整体锡林的研究,同时安插上海纺机展英国斯蒂华脱(Stewatt)赠于的梳针整体锡林的试验研究。

  (26)针型固定盖板和刺辊齿密探索试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市纺织研究院组织研究针型固定盖板与锯齿型固定盖板的对比试验,以及山东纺织研究院组织刺辊纵横向齿密和自锁针布的对比试验,拓展思路,并获得成果。

  (27)国产精梳新机配套使用整体分梳件

  1989年无锡县纺机厂(现改无锡市锡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SFA252型(相当于A201E)上首先采用国产JZX-III型(以后发展有JZX-IIIA、4型)锯齿整体锡林应用在新机配套。1991年JZD型整体顶梳配套也获得成功。

  (28)金属针布专业书本出版

  1990年《金属针布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一书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丰富全面,对促进金属针布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29)成立精梳协作组和研制高产精梳机

  1991年河北省组织引进精梳设备调研组,举办研讨班,直至成立全国协作组,并定点山西经纬纺机集团于1993年借鉴立达E7/5模式,试制FA261型精梳机和配套小卷准备工艺设备获得成功。

  (30)清梳联和高产精梳机开发

  早在1956年制定《国家科技发展十二年远景规划》就列有清梳联项目,1958年开始各纺织厂又掀起简易清梳联热潮,几经迂回盘旋,吸取较多经验教训。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八五”计划确立清梳联和高速精梳机研究开发项目,经纬纺机集团与瑞士立达、上海纺机总厂与意大利马佐里、郑纺机与德国特吕茨施勒尔合资合作制造E7/6、PX2精梳机、DK760梳棉机和清梳联成套设备。随着继续引进设备启示,后期独立改型制造清梳联和FA266、F1268A、SXFl269A、JSFA286、HY68、HJS300、FA269、PX2-J、CJ40、CM500等较多厂商生产高产精梳机以及FA203A、FA232A、FA221B、FA225、FA218等高产梳棉机。后期上海纺机总厂与英国克罗斯鲁尔公司、东台纺机与意大利马佐里公司合资制造清梳联设备,前者包括生产MK5C、D高产梳棉机。2002年金坛纺机厂开始制造FA226型高产梳棉机形成清梳联配套成龙。

  (31)组织清梳联和高速精梳机技术研讨会

  1995年、1999年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分别在青岛、郑州召开全国清梳联技术研讨会。2000年在浙江杭州召开能精梳机工艺技术交流研讨会,推动新技术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期《新型棉精梳机工艺设计》一书问世。

  (32)目前国内“两梳”设备匡计数

  到2002年止初步粗略匡计,国内新老梳棉机总数约近9万台(初期产品3万台、中期3.5万台、近期2万台,国外进口2500台,其余散户用于杂纤维纺);精梳机约近2万台(低产1.4万台、中产3300台、高产2000台、引进700多台);清梳联引进和国产总数已超过500套。

  (33)梳理技术学组成立

  2002年4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组建梳理技术学组成立,扩大梳理技术协作交流范围。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