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技术首页>

自动化技术在纺织机械行业的应用及效果

2007
11-23

10:19:26

分享:
1340
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有较明显的提高,棉纺织设备的大部分机器采用了变频调速、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也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产品采用了工控机、单片机、交流伺服系统、触摸屏人机界面以及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纺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为纺织机械的自动化、高速化、连续化打基础。  

    通用自动化产品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状况  

    1.变频器的应用  

    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上应用很普及,从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无梭织机等均已采用。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类一台主机选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如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等。  

    第二类一台主机选用一台变频器控制多台电动机,如并纱机、气流纺纱机单锭单电机传动型等。  

    第三类一台主机用多台变频分别控制多台电动机,并由计算机控制多电机协调同步,实现卷绕成形功能,如取消锥轮的新型粗纱机、取消长边轴传动和无级变速器的新型浆纱机,分条整经机等。  

    纺织设备上应用的通用变频器,容量范围在0.37-500KW,90%以上为0.37―37KW,大容量变频器需要量很少。通用型变频器的年需用量在1~1.5万台之间。2000年是纺织机械产量较高的一年,变频器需用量为1.5万台以上。常选用欧洲西门子、伦茨、ABB、施耐德、日本富士、明电、安川、三菱、松下、三垦公司和中国台湾中达斯米克公司的变频器产品。  

    纺织变频器,如无梭织机用的储纬器,大部分用变频器控制转鼓电机,年需要量达2万台以上。自动络筒机的槽筒传动也采用了变频器,每只槽筒用一只变频器。年需要量也相当多。  
   2.PLC的应用  

    纺织机械上PLC的应用基本上与变频器相同,从清花到无梭织机都采用。按使用要求可分为二种类型:  

    *类一台主机采用一台PLC,完成全机的逻辑控制。如梳棉机、并条机、细纱机等。  

    第二类一台主机采用多台PLC,主从站分布式结构,如并纱机、分条整经机、直捻机等。  

    纺织设备上用的PLC,其I/O点数范围8―1024点,其中约85%为8~112点。PLC年需用量1.5万台以上。通常选用欧洲西门子、施耐德公司,日本三菱、OMPON、富士、松下、光洋公司和韩国LG公司的产品。  

    3.工控机和单片机的应用  

    纺织设备上已有几十种型号的产品分别采用了工控机和单片机控制。工控机主要选用中国台湾几家公司的产品,有研华、大众、磐仪公司等。   
 4.触摸屏人机界面的应用   

    近几年在纺织设备上应用触摸屏人机界面发展很快,需用量逐年增加,单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计时多数选用触摸屏人机界面。主要选用Digital、西门子、中达斯米克公司的产品。   

    5.交流伺服系统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纺织设备应用这两种技术起步较晚,多家无梭织机制造厂已开始开发交流伺服系统的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交流伺服系统今后的需用量很可观。有几种设备开始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多数纺机厂对这项技术不熟悉,尚待有一个学习了解的过程,才能得到较快的推广。   
 应用自动化技术后的效果   

    粗纱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多台电动机分部传动   

    1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取消了锥轮、三自动成形机构、计长装置等。   

    2应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显示,操作十分方便。   

    3计算机储存多品种的*工艺,更换品种非常方便。   

    4产品质量好、粗纱条干水平达1989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   

    5主机速度和生产效率提高,断头减少。   

    分条整经机采用计算机、变频器、交流伺服组成控制系统后:   

    1织轴卷绕张力从定性控制发展到定量控制,自动控制内外圈张力,实现理想的内紧外松。   

    2对绞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3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用简单方便。   

    4主机价格是进口的1/3,降低了纺织厂的投资。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