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2025年度江苏省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优秀案例 | 高端纺织集群

2025-11-19 13:04:45“江苏工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348 我要评论


高端纺织集群
 
基于织慧云台的色织智能工厂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
 
  企业简介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消费品领域重点企业,深耕纺织行业多年,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体系。产品涵盖棉纱、坯布、印染面料、服装等,出口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注重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制造,荣获国家绿色工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等荣誉,带动区域纺织产业集群发展。
 
  (二)
 
  核心技术突破
 
  核心技术聚焦纺织行业智能化升级,突破纺纱、织造全流程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生产参数精准调控。开发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应用机器视觉与AI算法,实现织物缺陷快速识别与分类。构建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生产、质量、物流等环节数据,实现设备联网与智能调度。突破绿色染整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环保性能。
 
  (三)
 
  工厂特色亮点
 
  1.AI创生系统
 
  设计范式革命以生成式对抗网络为核心,构建融合面料物性(如:色牢度、张力系数)与美学语义的跨模态创作引擎,实现参数化花型衍生。集成3D人体拓扑解析系统,建立“人体姿态—版型结构—面料物性”动态验证机制(首版通过率提升30%);嵌入流行趋势预测算法与爆款知识图谱,贯通“趋势捕捉→AI创意生成→虚拟展示→数据反哺”闭环,颠覆传统设计手工作坊模式。
 
  2.产线智能控制中枢
 
  染纱工艺跃迁打造“知识图谱+RBF神经网络”驱动的控制体系:工艺知识图谱结构化整合染料键能分布、PH响应曲线等千条经验规则;RBF优化器实时解析染液色度梯度、温度场分布,生成工艺修正指令。通过数字孪生控制矩阵实现染缸阀门开度、循环路径的毫秒级优化(一次染成率提高15%),使“老师傅经验”升级为可复制的精准科学。
 
  3.全流程趋零缺陷治理
 
  能效协同进化部署CNN高速视觉检测系统,在60m/min产速下实现0.25mm²级缺陷定位与23类疵点工艺溯源。构建数字孪生能效模型,动态解析定型机负载、环境温湿度对能耗的影响,形成“产量—能耗—品质”多目标策略(单位能耗下降18%)。整合频谱预测性维护,提前48小时预警设备故障(停机率下降40%),建立“趋零缺陷+微耗能”共生网络。
 
  4.用户生态协同闭环
 
  需求定义制造依托多模态趋势预测引擎,挖掘社交媒体、时尚秀场数据生成色彩明度、纹理复杂度等趋势图谱。SCRM中枢将趋势向量转化为花型参数、染整工艺指标,支持72小时快反定制交付。供应链云脑连接1772家供应商,实现滞销面料智能匹配与跨厂产能调度(库存周转率提升40%),构建“趋势→制造→用户→反馈”产业神经网络。
 
  (四)
 
  主要成效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4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不良品率下降50%,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运营成本有效降低,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0%,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提升至85%,达到国家绿色工厂标准。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加快,带动区域纺织行业智能化转型,荣获多项行业荣誉。
 
  聚酯纤维全链协同智能工厂
 
  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有限公司
 
  (一)
 
  企业简介
 
  公司是江苏省消费品领域重点企业,专注化纤新材料研发生产,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体系。注重绿色制造与数字化融合,产品涵盖高性能聚酯纤维等,出口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依托新凤鸣集团资源,构建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二)
 
  核心技术突破
 
  突破化纤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聚合、纺丝、加弹工艺参数精准调控。搭建智能检测平台,集成机器视觉与AI算法,实现纤维细度、强度等指标实时监测,检测精度达0.01dtex。构建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生产、质量、物流数据壁垒,4000+台设备联网,数据采集覆盖率100%。突破绿色纺丝技术,优化熔体直纺工艺,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三)
 
  工厂特色亮点
 
  1.数据采集物联化
 
  工厂构建了由底层物联网读取设备、中层物联网网关、上层自适应应用信息服务等三层一体的智能数据采集架构,自动获取和跟踪纤维生产物料、制造流程、仓储作业等信息增值点,形成连续生产、联网管理、集中管控、数据共享的现代制造模式。
 
  2.制造全流程自动化
 
  主要采用集中分散控制系统、PC-GUIDE、PLC等3个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聚酯、纺丝和卷绕、自动落筒及包装等主流程的同时,三个系统有机互联,实现生产状态可视化、信息网络化、智能自动化。
 
  3.企业管理平台化
 
  通过应用国家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凤平台,实现企业管理向以流程管理为技术约束条件方面的转变,以提升质量、最小消耗为目标将达到以下目的:运用智能化平台大规模计算方法与寻优技术的优势,对运行工况的各种条件进行组合试验,寻找最优化工况,指导实际装置的运行,使装置平稳控制在最优点,实现产品质量提高;运用智能化平台研究熔体牌号切换的优化控制策略,减少过渡料、缩短过渡时间;从而降低原料消耗;通过智能化平台上能量系统的重新配置、调整,从而实现整个装置能量集成、优化和回收技术进而降低能耗。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办公移动化、业财一体化、统计自动化、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整体提升公司大排产、大生产和大优化能力。
 
  (四)
 
  主要成效
 
  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2%、联网率95%,生产效率提升38%,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3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8%,不良品率下降45%,客户满意度达96%以上。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2%,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下降20%,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带动30余家上下游企业智能化转型,稳居行业绿色智能制造标杆地位。
 
  来源:省工信厅信息化发展处
 
  编辑:刘敏
 
  审核:李斌
 
  终审:肖云科
 
  原标题:2025年度江苏省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优秀案例 | 高端纺织集群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纺织服装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