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N”】邓州市桑庄镇:一根丝线联结振兴梦
2025-03-18 09:56:23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阅读量:19583 我要评论
春风拂过官路营村新绿的柳枝,邓州市桑庄镇“大成纺织捆包绳加工产业002联结点”的红色厂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随着从江苏连云港驶来的重型卡车卸下12吨原材料,厂区外等候的三轮车队伍瞬间沸腾——这个总投资百万元的产业项目,正以“一根绳”为纽带,编织着桑庄镇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家门口的幸福:
从“家庭主妇”到“产业工人”
在车间临时搭建的培训区,53岁的李振亚正演示捋线接绳的技巧。“试运营时领了900斤原料,两天赚了135元。”这位曾因照顾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全职妈妈,如今已成为村里的“技术能手”。她展示着新领的1800斤原料告诉记者:“现在每周能挣400多元,等正式投产后还能涨工资!”
企业负责人杨书珂介绍,项目特意设计了“原料配送+居家加工+集中质检”的模式。“我们根据农时调整生产计划,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稳定增收。”目前,首批200名“家门口的产业工人”平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最远的来自15公里外的邻镇。
产业升级:
从“一根绳”到“产业矩阵”
早晨,厂区外等待交货的三轮车已排成一里多长的队伍。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企业正与苏州某电子企业洽谈合作,计划年内引进智能电子元件加工项目。“新项目将提供月薪3000元以上的岗位,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杨书柯介绍。
“我们已为已返乡创业需要扩大规模和即将返乡创业的企业预留了50余亩发展用地,未来将打造‘初级加工、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的产业综合体。”该镇镇长高书举介绍。
乡贤反哺:
从“东南飞”到“归雁鸣”
“我们选择轻体力、易上手的捆包绳加工项目,就是要让留守群体在床头、庭院、地头都能赚钱。”杨书柯,这位在外打拼20多年的企业家,看到了家乡为企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带着市场资源和技术经验返乡创业。
不仅如此,桑庄镇创新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通过建立“亲情联络站”“创业服务站”,吸引30多名在外乡贤返乡投资。“这些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新乡贤’,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该镇党委书记崔钟菊说。
党建引领破题:
产业联结点串起“产村融合”
“我们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崔钟菊指着厂区外的党建文化墙介绍,作为落实邓州市“八大行动”中“产村融合行动”的实践项目,官路营村“1+N”产业体系以大成纺织为龙头,带动周边村组(社区)发展来料加工产业,让留守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庭院就业”。
“在桑庄镇,‘一根绳’不仅是产品,更是乡村振兴的连接线。当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当乡土情怀与现代市场深度融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更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种‘产村融合’的生动实践,正在为邓州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崔钟菊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纺织服装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近日,山东郓城某纺织公司的会议室内,一场由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智能”)举办的“经纬细纱机郓城技术培训会”如期举行。
- 2025-04-24 13:26:43
- 10710
-
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营业收入6873亿元,同比增长1.1%;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增长0.3%。
- 2025-04-07 13:43:05
- 16485
-
福建纺织扬帆起,行业再铸新引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一行赴闽调研
3月28-2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一行深入福建开展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主题调研,行程横跨尤溪、永安、长乐等地,走访了六家极具代表性的纺织企业,以企业家交流与现场参访相结合的调研紧凑高效方式,深度了解福建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全国纺织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总结经验和探寻方向。- 2025-04-03 10:06:50
- 16408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