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 新闻首页>会员报道

承担社会责任赢得社会认同

2009年08月19日 10:54人气:659来源:

$NV_MTSPCollect
  “一件不新鲜的事想要激活它,就必须要找到新的规律和平衡点。”一向举重若轻的杨勋,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联合发布会上就《大进制衣厂(惠州)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精髓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去年,当真维斯与铜牛、如意同时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试点单位时,出具这份报告在杨勋看来就没有任何难度。“报告中的内容有80%原本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完善的20%刚好符合规范化进程。”
  颇具诱惑的是,在梳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作为时,杨勋并没有把真维斯定位在“付出者”的角色上,反而毫不讳言从中获得了效益反馈、员工激励乃至社会认同。
  两次体验一个道理
  一个单纯增加成本的项目,在企业运行中几乎不可能被采纳。从事服装业30多年,将真维斯由生产企业做成零售企业,杨勋深知“企业生存需要经济效益,而持续发展则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经济效益作为基石的社会效益只能是空中楼阁”。
  初入内地市场的1994年,大进制衣厂在搞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时就有过类似经历。“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我们是*家拿到这个证书的。当时就有人说,搞这样的制度很繁琐,zui现实的问题就是增加成本。后来事实证明,成本会增加,但效益也确实提高了,原来1000来人的工厂每年亏损160万元,后来反过来每年赢利200万元。”回想当年反驳质疑的依据,杨勋认为对眼下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同样适用。
  没有效益老板就没有积极性,收入不提高员工就没有积极性。“服装企业做到不加班不容易,我们不仅做到了,而且不是以减产量、减薪酬为代价的。”杨勋用报告中一整年的统计数字向记者解释,现在他们的员工每星期6天只工作48个小时,*杜绝加班。与效益对照来看,工作量比以前减少了13%,工资上涨了19%,整个企业的产量增长了5%。“实际经测算,我们管理帐目上远不止这个数字。”
  把钱花在刀刃上
  效益如此显著,它背后究竟要多大的成本支撑?这一点恰恰是杨勋zui得意的:“390万元的总投入本来就不大,其中还有超过一半属于正常更替,这说明我们在贯彻过程中的举措积极务实。”为了做到不加班,首先要做好计划,无论接订单还是生产安排,他们都严格按照实际能力,同时对不合理的流程、不到位的环境重新进行调整。
  把成本投入扩散到提率的各个环节,有效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引进自动剪线机、自动撞钉机和自动开袋机等*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自动剪线机取代原手工剪线作业后,剪线效率由原来的每小时2打提高到机械化后的3.5打;自动剪线电子双针车的使用让员工的日均产量增加了2打。
  与香港制衣业训练局的合作,使生产流水得到梳理,重新编排车台组合,将工序进行合理合并,指导员工使用正确的手势以提高个人效率。例如开解裁片工序原本各两次,每次约20秒;改良后由原来的2人减少到1人兼任两个操作工序,既避免了起皱,又节省了工时。
  2008年,大进制衣厂保持了3年来总产量持续增长的势头,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创下3年来新高。“生意好做的时候,显不出你的优势;但是环境变化,当别人出现问题时,有积累和准备的企业就会显露出预见性。在内部看来,这些预见性无非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杨勋如是说。
  做零售业社会责任*
  一套制度要得到员工拥护并不难,只要他们是真正的受益者。在厂内工作了15年的车间主任张桂萍对2008年有特别的感触:“CSC9000T的推行、各类福利制度的改善增强了凝聚力,在工时减少的情况下工资反增,我们成为每月产值zui高、员工流失zui少、质量zui稳定的组别。”
  当很多企业都在减员减薪的时候,大进制衣厂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全日制在职职工1003名,较上年底增加约100人。2009年计划增加2组生产车间,员工人数还将增加5%。从员工返厂率对比来看,2008年元宵节前85%,节后90%;2009年元宵节前89%,节后91%。在2007年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对公司满意的员工占45%,2008年则增加到78.5%。
  在杨勋看来,社会责任不仅是规范某一家企业做到以人为本,而且对于整个行业都是一盏指路明灯。他说:“靠廉价劳动力做大的低端印象一定要打破,强调价值感不仅是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也是对外重塑产业伦理的一次机遇。”现在企业85%的订单已经获准第三方免检,以他的切身体验,“赢得社会认同是对社会责任的诠释”。
  从大进制衣厂向其他工厂复制经验是真维斯眼下的新课题。“目前行业协会还没有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框架,我们已经向孙瑞哲副会长提出了建议。”杨勋的态度虽然调侃,但却为行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打开了另一扇窗,而想到距离做到总不会太遥远。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fzfzjx@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