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 新闻首页>会员报道

中缝重工,“不差钱”带来新发展

2010年03月08日 11:22人气:1060来源:

$NV_MTSPCollect
         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以异于传统模式的表现形式,在外界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一炮走红。随后,“不差钱”被引申出“不缺钱,不赊账,不欠钱”等诸多含义,成为营销界年度流行语,经久不衰。

         在中国缝机行业,也有这样一家企业,敢于突破传统,标新立异,在特种机产业走出了一条“不差钱”的综合发展之路——坚持“不赊账”的营销模式、“不缺钱”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以及“不欠钱”的厂商合作,为中小型缝机企业树立了学习范本——这就是浙江中缝重工缝纫机有限公司。

         中缝重工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营特种缝纫机的生产销售。作为中小型企业,中缝重工凭借“不差钱”的发展套路,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呈现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

         谈起企业的发展,中缝重工总裁张章生显得非常自豪:“从成立至今,中缝重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销售额年递增30%以上。2009年,我们更是完成了年产值同比增长50%的业绩。”

         “不赊账”,确保资金链条稳固

         席卷的经济危机,使得缝机产业整体受挫,国内外企业产销量不同程度出现下滑。正处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所受冲击更为明显,全行业生产总值zui多曾同比下降了60%。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缝重工仍能保持50%的增长,实属难能可贵。

         “我们的发展,源自销售体系的创新”。张章生告诉记者,2004年,就在行业“赊销风”苗头渐盛的时候,中缝重工抛出了“不赊账”体系:要求代理商和客户在提货时,必须全额付款。

         当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部分企业为了抢订单,在下游客户或代理商拿货时,首付比例越来越少,赊销账期越来越长,更有甚者,服装厂可以零首付直接拿货。

         张总回忆起当初的做法时仍心有余悸:“要求全额付款的事一提出来,立即招来了骂声一片,以前合作的代理商、下游客户都表示不能接受,我们的销售人员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导致产品销售迅速跌入低谷,企业运营出现危机。可以说,起步的时候充满了辛酸和阻碍。”

         “但是,过度赊销是行业不当竞争的体现,看似销售火爆,实质上利润都压在了欠款上,”张章生的考虑是,“资金链是企业的命脉,必须保证命脉的畅通,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所以中缝重工选择了坚持。通过市场对产品的逐渐认可和全体员工的努力,我们的销售实现了回升,并呈现出递增的势头。”

         经济危机的到来,让部分企业因过度赊销而形成的资金漏洞无所遁形。部分大型企业,正是因为赊销过度,资金难以回笼,一度频临绝境;很多企业也因货款收缴不足,周转时捉襟见肘,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得益于“不赊账”体系,中缝重工很早便打破了资金瓶颈,保证了资金链良性运转,为企业应对危机、逆市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这才有了年产值同比增长50%的好成绩。

         中缝重工销售部总周芝瑛表示,“船小好调头,有充足的现金做后盾,中缝在经济危机中就显得非常从容。去年一年,受金融形势影响,多数企业减员限产的时候,我们依旧得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不缺钱”,突破同质化瓶颈

         如果说“不赊账”保证了自身发展,那么科技创新投入上的“不缺钱”,就是中缝重工在市场上的决胜利器。

         国内缝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能过剩导致产品同质化,引发需求失调,企业要生存,只能主动或被动陷入了“价格战”中。

         当众多企业还在产品成本、人员裁减、原料价格等方面勒紧腰带,苦于治标难治本时,中缝重工却已经逍遥于另一片蓝海之中了。

         究其原因,是中锋重工的“不缺钱”发挥了效用。

         “不缺钱”,就能在新产品创新、新技术应用中,舍得投入,舍得花钱。张章生认为,下游客户追求的是更高的性价比,是你的产品能帮助他们做到什么,客户看重的是实际使用效果。中缝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以科研加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跳出普通产品市场,独辟蹊径,在特种机上站稳了脚跟。

         从成立之初,中缝重工就将科技研发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平均每三个月完成一次更新换代,始终保持与*技术的同步性,而总裁张章生,同时也是研发团队的骨干和带头人。

         由“不赊账”积攒的资金储备,保证了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总结→再研发的链条中,始终有充足的运转资金,而“不缺钱”的大力投入,让企业有了与世界同步的科研力量做后盾,使其产品保持更为优良的性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循环。

         张章生说,每年中缝重工都会确立并完成3个科研开发项目,由此所带来的年利润稳定在千万元左右,而这些利润,中缝会全部投入新一轮的研发项目中。

         截止目前,中缝重工已获得压脚机构、半旋转旋梭缝纫机全密封传动机构、抬压脚及切线传动机构、挑线机构、勾线传动机构等20余项国家发明和新型,保证了中缝产品与*技术的同步更新。

         “不缺钱”,在消化、吸收中完成创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缝机企业在经历了对欧美缝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后,成功的形成了自己的创新体系,并zui终确立了自己在世界缝机业中的主流地位。目前的中国缝机产业与日本当年的情形及其相似。中缝重工在深入分析日本缝机的发展轨迹后,提出了“一学、二改、三更新”的思路,而这其中又以第三步为核心。

         张章生认为创新是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实现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创新前期,必要的学习、引进,可以加快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和掌握,让我们与世界强企保持同步。但这只是*步,如果没有加入我们企业自己的创新和探索,那中国缝机就永远停留在“追赶”,无法完成“超越”。此外,在知识产权备受推崇的当下,单纯停留在对产品的学习借鉴上,极易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

         曾经有外国企业评价中缝重工拥有“的消化系统”,张章生对此的解说为,中缝重工在仿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可以在zui短的时间,将*技术和设备,转化为中缝重工自己的东西,再结合下游服装企业的需求,进行二次的研发和创新,既规避了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又能提供更好的使用效果,从而赢得市场。

         而中缝重工的很大一部分科研资金,是用来购买新设备和进行研究再创造的。“很多企业认为花这个钱不值得,但是你不去购买,不去深入了解,你就不能掌握的技术,就不能保证你的产品始终与世界*技术的完整同步,更谈不到在更高技术层面上有所突破”。

         CISMA2009期间,日本重机、兄弟等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围在中缝重工的展位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周芝瑛说,“我知道他们是日本企业的老总,但是他们看完我们的产品后,都觉得非常神奇,觉得中国企业中能有这种创新技术不可思议。

         “现在中缝重工面临的zui大难题,是市场需求越来越细分,下游客户的更新换代太快,”周芝瑛表示,“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客户步伐,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把科研资金投向市场需要的地方,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去生产对路、适用的缝机产品。”

         周芝瑛算了一笔账,中缝重工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化,已经为下游的服装企业节省了上亿元。同款型的机器,中缝重工的产品价格要比品牌低50%以上,而使用效果、科技含量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中缝重工更有优势,综合性价比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缝重工还集中资金,将主要零件的研发、配套软件的开发等上游产业同时纳入了生产研发体系。目前,公司90%的主要零件是自己生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等软件也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

         “不欠钱”,打造厂商“联合舰队”

         1月19日晚,记者致电张章生时,他正在赶往天津的路上,有两个西班牙的客户要跟他谈区域代理的事情。“不仅在国内,我们在海外的市场也很广,南亚、欧洲、南北美洲,都有我们的专业代理商。”

         “不欠钱,就是在与代理商合作时,*时间将他们的利益返还回去,要让代理商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让厂商捆绑成利益共同体,zui终实现厂商的双赢”。 

         张章生说,与代理商的紧密结合,是中缝重工“不差钱”模式得以顺利推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创立中缝重工之前,张章生从事了十几年的缝纫机销售代理,让他对市场有了深入了解,与很多企业家相比,他更知道代理商需要什么、看重什么。

         有了这样的经历,张章生在营销模式制定、合作代理商选择上,采取了更为独到的做法:运营方面,选择扁平式渠道销售,直接面对底层代理商,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在经销商全款拿货时,给予一定折扣,从多方面为他们留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渠道扁平化同时*地杜绝了串货隐患,有效地保护了代理商的利益不受侵害,进一步增强了代理商的责任感,和对市场开发的信心。

         针对代理商经常需要直接面对客户,要及时解答各种实际问题的现状,中缝重工坚持对代理商进行实时的和培训,伴随着产品研发进度,将适用的技术同步给他们,并通过开设全国、在线咨询、信息反馈等形式,提供着及时有效的帮助。

         目前,与中缝重工合作的500多家代理商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及地区,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营销网络。

         “不差钱”,或将行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缝机行业调整、升级的深入,市场秩序将逐渐在变革中走向规范,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现在,为了赢得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心思放在产品创新、提升服务上,并密切了与上下游客户的关系,使产供销链条更加通畅。但是,要突破产业困局,就要跳出局外看问题。

         我们的企业,大多习惯于“遵守规则”:粗放式发展,追逐*产品,科技创新投入较低,zui终导致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加剧,产品卖不动,只能选择*、赊销出货。

         而中缝重工却尝试了“制定规则”:不盲目追逐市场,专注于生产竞争较少、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用品质说话,坚持全款提货,实现了“价值竞争”。

         对比之下,其实质就是企业家的经营思路问题。在经历危机的洗礼和全盘调整后,众多缝机企业认为,新一轮的产业发展高峰即将到来。那么,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去走?是延续之前按部就班,价格竞争的发展套路,还是像中缝重工一样尝试改变游戏规则,负重前行,成为摆在缝机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记者认为中缝重工*的“不差钱”模式,在企业定位、销售模式、创新发展、科研投入、渠道建设等诸多方面,为其他缝机企业在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意义的借鉴。

         对中缝重工的“不差钱”模式,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未来的中国缝机产业,将逐渐呈现两极分化,企业或做强做大,或做精做专,针对市场的不同层面,去寻求符合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中缝重工正是在做专做精上,走出了的一步。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fzfzjx@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纺织服装机械网,https://www.fzfzjx.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