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抛光是用纤维素酶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达到表面光洁、抗起毛起球,并使织物达到柔软、蓬松等*性能的整理手段。生物抛光能给予织物持久性的整理效果,使用的酶制剂是天然蛋白质,可*生物降解,使用量也相对较低。因此,酶制剂对排污的负担是很轻微的,这使得生物光洁整理,较相应的化学品整理更具吸引力。本实验利用康地恩生物集团生产新纤L-10对纯棉织物进行生物抛光处理,通过改变酶用量、温度、pH值、处理时间和浴比等五个影响因子来确定*工艺条件,并对棉织物的减量率、经向强降率、毛细效应和悬垂系数等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
1.实验
1.1 实验试剂与材料:新纤L-10(上海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醋酸,醋酸钠为分析纯,纯棉布
1.2 实验仪器
FA2004电子天平,HHS电热恒温水浴锅,DZF-6050真空干燥箱,PHSJ-4A实验室PH计,YG026断裂强度测试仪,YG8 11型悬垂测试仪
1.3 生物抛光工艺
配制纤维素酶溶液→调节pH值→升温至所需温度,加入织物→处理一定时间→取出织物→80℃热水洗10min→105℃烘至恒重_测定织物性能指标。
1.4 性能测定
减量率的测定:将纤维素酶处理前后的试样在烘箱中于105℃烘干至恒重。减量率=(M处理前-M处理后)/M处理前×100%;断裂强力的测定:在YG026断裂强度测试仪测定。降强率=(处理前断裂强力-处理后断裂强力)/处理前断裂强力×100%;毛细效应的测定:蒸馏水(含0.5%重铬酸钾)在30min内沿织物(经25cm,纬4cm)所上升的高度;悬垂系数测定:在YG811悬垂测试仪上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2.1.1 酶用量的影响
棉织物在温度50℃,pH值5.0,时间50min,浴比1:15条件下,改变酶的用量进行生物抛光整理.测得处理后织物性能如表1.
表1 酶用量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注:原样强力308.6N;毛细效应9.6 cm/30min
由表1看出,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减量率和经向降强率也依次增大,毛效也改善明显。而生物抛光整理棉织物时,强力损失不宜超过10%,否则强力可能降低到不可服用的程度。达到织物性能的改善是纤维素酶处理的基本要求,这是织物的服用要求决定的。当酶的用量大于2%时,对织物的损伤过于严重。因此,选择酶的用量为0.5%~2%。
2.1.2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包含两方面的影响,即温度对酶失活的影响和对反应速度提高的影响。只有在zui适温度下,酶催化反映才表现出zui大的反应速度。
表2温度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棉织物在酶用量2%,pH5.0,时间50min,浴比1:15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进行生物抛光整理,测得处理后织物性能变化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40℃.55℃,减量率和降强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活化分子数增加,有利于棉纤维水解反应的进行。但继续升温时,减量率和降强率出现下降的趋势,表明纤维素酶新纤L-10已经开始部分失活。整理后织物的毛效有所改善。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生物抛光整理温度为45℃~55℃。
2.1.3 pH值的影响
纤维素酶有一个zui适pH域,在此条件下酶催化有zui大的速度。本实验在酶用量2%,温度50℃,时间40min,浴比1:15条件下,通过改变pH值(醋酸.醋酸钠缓冲液调节)进行生物抛光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pH值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由表3可知,减量率和降强率随pH的变化呈左右对称的钟罩型,毛效也随减量率的变化而变化。pH值对酶及其反应系统产生两种影响,一是破坏酶的空间构象,使酶变性失活;二是改变了反应系统的组成成分,从而影响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不同的pH值将改变和影响酶的解离状态、底物的解离状态及酶一底物络合物的解离。在pH4.5~5.5时,织物的减量率和经向降强率大,且毛效有一定的改善。所以纤维素酶新纤L-10处理棉布的zui适pH域在4.5~5.5为宜。
2.1.4 处理时间的影响
表4处理时间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棉织物的减量率依次增大,和经向降强率也随着增加。这是由于酶在进行催化反应时,首先作用于纤维的表面和无定形区,然后作用于结晶区的边缘,使结晶区不断减小。当处理时间超过50min后,织物的降强率超过10%,对织物损伤过于严重;反应时间过短,酶作用不充分,表面绒毛去除不净,抛光效果不佳。综合以上因素,纤维素酶新纤L-10处理的时间控制在40~60min。
来源: 印染在线
低音音响多少钱
激光对中仪价格
型号:LTW350建筑表面安装式音响多少钱
高输出表面安装式音响多少钱
调音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