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纺织服装机械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制造业转型路径让“中国制造”轻装上阵

2017-06-22 10:44:34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阅读量:4028 我要评论


导读: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表示,要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大降成本力度,真正减轻企业负担,让中国制造轻装上阵。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减负”,中国制造企业如果还背着不必要的“包袱”,将会再次落后。

  【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热点关注
  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表示,要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大降成本力度,真正减轻企业负担,让中国制造轻装上阵。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减负”,中国制造企业如果还背着不必要的“包袱”,将会再次落后。
 
  “资本逐利于资本市场,挤压了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文化自信是精神,工匠精神是灵魂,自主创新是推手,智能转型是路径,国家品牌是标志。”志高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兴浩说。
 
  降低企业成本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攀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制造企业的成本。”*规划司司长罗文说,以人力成本为例,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预测,中印两国制造业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之比,将从2012年的138%上升至2019年的218%。
 
  李兴浩认为,当前国内制造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包括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资源环境约束和出口市场低迷、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许多制造业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局面,越来越多企业家离开了制造业。”李兴浩说。
 
  据测算,目前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在6%左右,但银行业利润率却接近40%,是工业行业的近7倍。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指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不强,虚拟经济利润太高,形成了对资源的强大吸附,拉高了实体经济成本。
 
  经济学家、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尚全说,化时代,中国制造要正确面对降税的“冲击波”,通过改革创新让税收更规范透明,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制造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石军表示,降低企业成本需要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概括起来就是“一停七降三创新”。“一停”是指停止增加企业成本的其他项目。“七降”是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劳动力成本、用地成本。“三创新”是指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创新中介培育管理机制。
 
  告别“拿来主义”
 
  “科技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运用这些*技术对传统产业实行改造,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传统产业向化发展。”罗文说。
 
  李兴浩认为,过去企业大多奉行“拿来主义”,如今必须告别模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等的创新,使创新成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成为世界产品的标志。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封凯栋表示,中国制造业要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靠自主创新。当前,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都在尝试升级工业经济平台来重新获得对制造业的控制权,这将带来智能制造版图及利润的重新划分。中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转变,因为新一轮后发国家以“低成本制造”模式崛起,正逐步侵蚀中国制造原有的领地。
 
  “放眼,无论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时代已经来临,推进智能制造,是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李兴浩说。
 
  刘志彪指出,根据《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的年均增长率判断,到2018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2.6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实体经济正朝着创新驱动方向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技术学习与模仿阶段,处于向自主创新突破的临界点。中国企业在向价值链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技术封锁等限制,也有资金等困难,需要政府给予更多支持。
 
  打造国家优势
 
  “中国制造业要打造我们的品牌。”*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贸易竞争的新优势。这个新优势至少包括技术、服务、质量、品牌四项。要打造贸易强国,首先要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制造强国,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
 
  *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表示,品牌建设是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化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象征。打造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主导产业链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制造的品牌还太少,加快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大势所趋。
 
  李兴浩呼吁,政府要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提振中国制造企业信心,出台更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制造企业扶持力度,中国制造业才能顺利实现“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再到“”的伟大转变。
 
  “政府要在贸易促进、研发投入以及打造国家品牌等方面,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李兴浩说,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建议政府出台促进出口贸易相关利好政策,为“中国制造”走向市场畅通道路;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科技型人才的供应,鼓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为企业研发成果的转化创造便利条件;对于运营正常的企业,不能收缩贷款资金,要让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制造业,让更多企业家专注于发展制造业。
 
  “从上看,发达国家政府在新兴产业保护、技术研发支持、市场需求培育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在一些大企业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政府会直接出资入股,对企业予以支持。”罗文表示,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我国作为追赶型经济体更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合理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培育公平竞争市场,必要时也要加大对一些重要领域的投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纺织服装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